回到顶部
当前位置: 首页 >> 新闻速递 >> 保护管理

北京大运河故事丨什刹海畔话名胜

来源:北京市方志馆

北京中心城区有一处湖泊,名叫什刹海,是入选《世界遗产名录》的中国大运河北京段4个遗产点之一。元代为积水潭南部水域,明代修建德胜桥后,桥东的水域统称什刹海。什刹海周边汇集了众多著名的景观以及宅邸故居,积淀了深厚的京味文化。


分潭望月得胜桥

元代时的积水潭又称海子,位于大都皇城的北面,由古高梁河道、洼地的积水及地下水流汇而成,与后来的什刹海是同一片水域。明初修建北京城时,在德胜门内的水上修筑了一座石桥,名德胜桥,将积水潭一分为二:桥西仍称积水潭(又称西海),桥东称什刹海。这座桥是闸桥合一的单孔石拱桥,全长18米、宽11米。

德胜桥景色怡人,历史上有桥上盖亭的说法。每逢十五晚的一刻,月亮刚好落在桥亭的位置,人从桥上走过,仿佛人在月中,故名德胜伴月德胜望月。明代开始,德胜桥东便有大面积的稻田,到清代至八百亩,由专门的内官负责,以供御用。桥两侧缥萍映波,黍稷稉稻的风光在北京城内十分少见。达官显贵纷纷于这里兴建名园,释家也钟爱此处的环境,两侧遂建起了多处寺庙。

清代北京有著名的镇海三宝:德胜桥的镇海神牛、汇通祠的镇海石螭和镇海寺的镇海铁龟,其中德胜桥的镇海神牛便得源于周围寺庙。清同治年间,德胜桥附近有座永泉寺,与桥西的真武庙集资,在西桥洞上嵌刻了一个牛首迎水兽,高约60厘米,探出桥洞近60厘米。牛头如斗、二目圆睁、角似铁塔、牙如排刀、鼻窦深,大有吸尽海水之势,故名镇海神牛。现今,这一迎水兽已经无存。

早年间的德胜桥畔还设有码头,西边积水潭的水向东流淌,水面距拱券很近,船必须是空的才能从桥洞慢慢钻过,而人要上岸绕行,等船过桥后再登船东去。到了每年的六月初六,有吹鼓手引路,列队牵来大批马匹到德胜桥旁的湖边刷洗。那时候桥上行车走人,桥下摇船渡舟,桥边洗马饮马,水花溅起,一片热闹景象。


镇守水关汇通祠

汇通祠原名法华寺,又名镇水观音庵,明永乐年间由姚广孝所建。其址位于积水潭北岸的一座圆形小岛上,正对护城河水入注积水潭的关口。水从关口流出后沿小岛两侧流向湖内,镇水观音庵建在上面,取镇水之意。清乾隆二十六年(1761),乾隆皇帝下诏疏通河道,重修镇水观音庵,赐名汇通祠。从清代《天咫偶闻》等古籍记载中,能够查见汇通祠的景色:野水弥漫,一碧十顷,白莲红蓼(liǎo),掩映秋光,两岸多古树,北面女墙环绕,如映如带。

乾隆皇帝不但为汇通祠赐名,还写有御诗:烟中遥见庙垣红,瞬息灵祠抵汇通。雨意溟蒙犹未止,出郊即看麦苗芃。并刻石立碑,因碑的形状像一把剑,而被称为通剑碑。之所以要立这样一块碑,与汇通祠下的水闸有关。据《明实录》记载,明洪武初期,西北郊的玉泉、马眼泉诸水至西直门后分流,一条向南经南护城河至大通桥,一条东行入北护城河,再沿东城墙南至大通桥,两流汇合后沿通惠河经通州与北大运河成一水之势。为控制北护城河水流入什刹海、北海、中南海的水量,大将徐达在南移元大都北城墙时,于德胜门西侧的北护城河入积水潭处修建了一个水关,并派军士把守。因闸口密植防人出入的铁棂,称为铁棂闸

铁棂闸内设活动的闸板,嵌入两旁的石槽之中,整个北京城内水位的高低和流速,都靠它来控制。所以,这里有京城水域咽喉之称。清代重修汇通祠后,乾隆皇帝怕水闸的法力不够,便又加上一块宝剑形状的石碑来镇守。20世纪80年代,北京市西城区政府在大规模整治什刹海重建汇通祠时,找回了乾隆皇帝御制诗碑,在汇通祠后紧靠北二环路边建一石亭,将石碑立于其中。

清后期,积水潭一带的庙宇大都荒废,唯有汇通祠孑然独存。1976年,因修建二环路地铁,汇通祠被全部拆除,1988年重建。山门有北京大学教授侯仁之题写的汇通祠匾额,并根据他的建议,为纪念郭守敬对北京水利的贡献,在院内开辟郭守敬纪念馆。

1.jpg什刹海寺绘画(来源:《什刹海》,第 93页)


柳堤春晓景色新

什刹海名字的由来,一般有两种说法。一说因周围建有十座寺庙,后将写作;一说此处有座遗址尚存的古刹名什刹海寺,水因寺名。什刹海景色宜人,明代《帝京景物略》对其有西湖春,秦淮夏,洞庭秋的美誉。

什刹海分前海和后海,南端称为前海。元末明初,因其水中遍植荷花,又被称为荷花塘。每逢夏季,观荷之人络绎不绝,花光人面,掩映迷离。真不知人之为人,花之为花矣。初春时节,柳树新芽,微风拂波,形成西涯八景之一的柳堤春晓,吸引众多文人墨客到此赏春。清乾隆年间,权臣和珅看中这里,在月牙河和什刹海围绕的岛上建置宅院(今恭王府),在前海西侧修建一处南北向的堤坝,名为和堤。清晚期,和堤演变为摊棚林立的杂货集市。民国以后,和堤上的集市更加热闹,形成有名的荷花市场,多售卖莲蓬、菱角、嫩藕等,成为北京的一个消夏胜地。

前海以北称为后海,相比前海的繁华和喧嚣,后海显得宁静而略带几分贵气,周边树木繁茂,名园、庙宇众多。明代,这里是僧道营建庙宇的首选之地,什刹海寺、宏善寺、寿明寺等环绕在水畔。

每逢节日,寺庙就成了游人聚集之地。特别是到了中元节(又称盂兰盆会),这些庙宇都会举办法事活动,诵经、放焰口、奏法乐、放河灯、烧法船,由晨至夜,梵呗钟鼓,杂以宴欢,成为一项热闹的民俗活动。

什刹海雅致的景色,吸引历代众多的王公大臣与文人名士在此建宅。其中著名的人物有元代大书法家赵孟頫、明代文渊阁大学士李东阳、明代诗人袁宏道三兄弟、清代大词人纳兰性德等。


银锭观山成佳话

什刹海上还有一座著名的桥——银锭桥。银锭桥建于明代,是一座南北向的单孔石拱桥,长12米,宽7米,高8米,跨径5米,桥面两侧各有镂空的花栏板5块,之间以翠瓶卷花望柱相隔,因形如银锭而得名。

银锭桥地理位置优越,周围风光旖旎。据记载,明崇祯六年(1633)深冬,当时的英国公乘冰床渡什刹海游银锭桥时,望见观音庵所在地风景极好,非常惊喜,当即买下一半庵地,修建了一座带轩、亭的园子。徜徉于此,古木古寺,面湖观桥,可谓山水画意。

而银锭桥的美景又以银锭观山最为有名。因银锭桥地处前后海交接处,视野开阔,站在桥上往西望去,可以隐约看到峰峦起伏的西山身影。明代生于此地的大学士、文学家李东阳在一次游慈恩寺后登上银锭桥,望西山思往事,吟成一首《慈恩寺偶成》诗:城中第一佳山水,世上几多闲岁华。何日梦魂忘此地,旧时风景属谁家。从此,城中第一佳山水也就成了银锭观山的代称。清代《日下旧闻考》中也称银锭桥是此城中水际看西山第一绝胜处也



新中国成立后,什刹海经过多次疏浚治理,已成为著名的历史文化景区和世界文化遗产,正以崭新的面貌笑迎八方来客。

 



文章引自:《北京大运河故事》,北京出版社2022年版。

 


Copyright © 2023 大运河遗产保护管理办公室 All Rights Reserved.
苏ICP备2022042802号-1
XML地图